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政治社會學
Political Sociology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系  
授課教師
林國明 
課號
Soc2018 
課程識別碼
305 242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社211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92polisoc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帶領學生探討一個關鍵的核心問題:「民主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也就是說,在多元差異的複雜社會中,受到國家政策所影響的公民,或他們的代表,如何參與政策的制訂?具有不同利益與認同的公民群體,如何能夠接受國家統治與政策決定的正當性?

根據以上的核心關切,這門課程將要介紹政治社會學幾個重要的探索領域:

(一) 權力:我們將從 Steven Lukes的經典著作,來討論權力作為社會關係的基本形式之不同面向與作用,同時也將從Antonio Gramsci, Michele Foucault 和James Scott 等人的觀點來討論權力如何透過霸權和規訓獲致靜默的同意,以及反抗的可能。
(二) 國家與社會關係:這個單元將從社會學的不同傳統(馬克思、韋伯、涂爾幹和托克威爾),以及延續這些傳統的當代思潮,來討論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包括國家權力與市場、階級、公民群體、文化表徵和集體價值的關係。
(三) 民主制度的理念與政治過程:什麼是民主?為什麼要民主?民主體制有哪些不同的模式和可能?公民如何影響政策決定?我們將介紹民主的基本理念,當前代議民主體制的問題,傳統與爭議型式的公民參與,以及對民主的不同想像,包括「投票中心」,或「加總式」的民主理念,以及「對話中心」,或「審議式」的民主理念;前者重視程序公平的菁英競爭和投票機制所產生的多數決定,後者強調公民應該主動參與政治過程,並從對話過程中產生足以讓公眾信服的政策決定。
(四) 公民身份、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民主政治的運作基礎與轉變動能之一,是公民身份的界定與公民權利的賦予。本單元將討論公民身份與公民權利的概念爭議與實踐問題;公民資格與社會不平等、差異政治的關係;以及全球化對傳統以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成員歸屬為基礎的公民身份與公民權利所形成的挑戰。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在帶領學生從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中,探索民主社會如何處理多元差異的問題。學生將從本課程中獲得有關「國家社會關係」以及「民主與差異」的核心概念與實質知識,如:權力的形式、面向與作用;國家權力型態,以及與經濟、公民社會和文化價值的關係;民主制度的理念與實務;公民身份,公民權利與多元文化;差異政治與公共審議。另外,從公民會議的實作中,學生將學習到如何和具有不同價值的公民同胞進行相互說理的公共審議。
 
課程要求
1. 出席:本課程重視出席。缺席一次扣學期成績兩分。
2. 討論:10%。本課程將在演講過程中穿插討論。課堂發言狀況將列入成績評量。
3. 期中考:30%。帶回家寫,五千字以內的小論文考試(essay exam), 小論文於4/19(第九週)上課交,考題將在兩週前發下。
4. 期末考:30%。課堂開書考。考試範圍為期中考(第九週)以後的上課內容和指定閱讀教材。
5. 團體討論:30%。修課學生大約20-25人分成一組,針對「性交易要不要處罰」進行公共討論,形成共識報告。學生需先閱讀「性交易要不要處罰公民會議」(台大社會系主辦,2008年11月執行)的議題手冊,觀看專家對談的DVD,以對相關議題背景和各方爭議有所瞭解。討論的流程設計將進一步指示。公共討論將以修正的公民會議模式進行,預計於5月28(週六全天)和6月7日(週二上課時間)於社會系館進行。
為了促進「知情」的公共討論的進行,以及讓學生瞭解公共討論所可能帶來的轉化效果,修課學生必須完成幾份簡單的作業。作業的評分標準在投入的程度。作業將佔「團體討論」相當程度的分數。
參與5月28日全日之公民會議實習為本課程之要求,學生在修課之前應考慮能否負擔這樣的要求。不要選課之後再來抱怨!如有特殊情形(例如必須打工無法請假),得在徵求我同意後,改以繳交一萬字的期末報告代替參加5月28日全日之公民會議,但仍應撰寫公民會議相關之作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第一週2/22 課程介紹

第一單元 權力
第二週3/ 1 權力的面向:三個觀點
Steven Lukes著, 林葦芸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22-97,135-161,台北:商周出版

第三週3/8 霸權、規訓與日常生活的抵抗
Scott, James 著,鄭廣懷等議,2007,弱者的武器,1-71; 368-426,譯林出版社
Michel Foucault, 1986 [1976], “Disciplinary Power and Subjection,” pp. 229-242, in Steven Lukes, ed., Powe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第二單元 國家與社會關係:四個社會學傳統
第四週 3/15 經濟、政治與意識型態支配的接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Ordum, Anthoy W. 2008, 〈經濟與政治:卡爾馬克思與新馬克思主義者〉,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9-39,上海人民出版社
Jessop, Bob. 1990, “Recent Theories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in Bob Jessop,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University Park: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24-47
Bobbio, Noberto. 1988 “Gramsci and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pp. 73-99 in John Keane ed.,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第五週 3/22 正當性、政治領導與國家組織:韋伯與國家中心論
Ordum, Anthoy W. 2008, 〈國家與社會:馬克思•韋伯與新韋伯主義者〉,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40-67,上海人民出版社
韋伯著,錢永祥編譯,1985,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於《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頁155-163, 202-221,台北:允晨
韋伯著,康樂編譯,1985,《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頁3-21; 25-43,台北:允晨
Amenta, Edwin. 2005. “Institutionalism and State-Centric Theories of Political Sociology.” in 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ology: States, Civil Societies, and Globalization, edited by Thomas Janoski,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6-114.

第六週 3/29 集體表徵與政治儀式:涂爾幹、功能論與文化論
Ordum, Anthoy W. 2008, 〈公民社會與政治:Durkheim and Tocqueville〉,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68-96,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爾幹著,渠東譯,《社會分工論》,第二版序言:對職業團體的幾點評論,頁XLIII-LXIX, 台北:左岸
涂爾幹著,渠東、傅德根譯,《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81-114
Parsons, Talcott. 1963. On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Power,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07, No. 3, pp. 232-262
Baringhorst, Sigrid., 2004. Political Rituals. in Kate Nash & Alan Scott eds., The Bal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Pp. 82-91

第七週 4/5 春假停課

第八週 4/12 公民社會與民主:托克威爾與社會資本論
托克威爾著,秦修明等譯,2005,《民主在美國》,頁106-126; 133-144; 225-231; 244-252 ,台北:左岸
Robert N. Bellah 等著,瞿宏彪等譯,1991,心靈的習性:美國人生活中的個人主義與公共責任,三聯書店,第六章至第八章,pp. 214-329
Robert Putnam,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65-78

第三單元 民主制度的理念與政治過程
第九週 4/19 什麼是民主?為什麼要民主?
Robert A. Dahl 著,李伯光、林猛譯,《論民主》,頁41-91,台北:聯經
Ordum, Anthoy W. 2008, 〈政治統治的基本形式:現代世界的民主政體、威權政體和集權政體〉,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97-117,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十週 4/26 自由主義、代議民主體制及其問題
Held, David. 1995〔1987〕,李少軍、尚新建譯,〈競爭性菁英主義與專家治國的構想〉,見《民主的模式》,頁175-223,台北:桂冠
Benjamin Barber. 2006,彭斌、吳潤洲譯,《強勢民主》,第五章,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十一週 5/3 公民的政治參與:傳統政治與社會運動
Ordum, Anthoy W. 2008, 〈公民的政治參與:傳統形式與爭議形式〉,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224-260,上海人民出版社
趙鼎新著,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第十章〈社會運動的話語與符號性行為方式〉,第十一章〈社會運動的動員結構〉,頁249-318,台北:巨流

第十二週5/10 公共領域與審議民主
林國明,2009,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11:181-195
Elster, Jon. 編,2010(1998),審議民主,頁1-25, 台北:群學
哈貝瑪斯著,〈公共領域〉;於哈貝瑪斯等著,《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 牛津出版社;頁60-69
Habermas, J. 1996. “Three Normative Models of Democracy.” Pp. 21-30 in S. Benhabid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Iris. 2002.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 pp. 16-30

第四單元 公民身份,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
第十三週5/17 公民身份與公民權利:兩個傳統與當前爭議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三章〈權利與責任〉,頁79-115,台北:巨流
Derek Heater, 2006,張慧芝、郭進成譯,《公民身份》,第二章〈公民共和主義傳統〉,頁63-114,台北:韋伯文化
Kymlicka, Will., and Wayne Normac., 1995.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Theory.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hip. Pp. 255-281,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第十四週5/24 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二章〈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頁43-76,台北:巨流
Brubaker, William Roger., 1990. Immigration, Citizenship, and the Nation-State in France and Germany: A Comparative-Histo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5: 379-407

第十五週5/31 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四章〈多元主義與差異〉,頁119-148,台北:巨流
Kymlicka, Will,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台北:左岸,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 。
Young, Iris M. 1995.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hip. Pp. 175-208,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第十六週6/7 「性交易應不應該被處罰」公共審議結論報告

第十七週6/14 全球化與「後國族」公民身份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六章〈全球化時代的公民身份〉,頁187-224,台北:巨流
Soysal, Y. N. 2004. Postnational Citizenship: Reconfiguring the Familiar Terrain. In Kate Nash & Alan Scott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oli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33-341.
Habermas, Jurgen. 1992.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Praxis International, 15:1-19

第十八週6/21 期末考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 
10% 
 
2. 
期中考 
30% 
 
3. 
期末考 
30% 
 
4. 
團體討論與作業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課程介紹 
第2週
3/01  權力的面向:三個觀點</br></br>

Steven Lukes著, 林葦芸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22-97,135-161,台北:商周出版
 
第3週
3/08  霸權、規訓與日常生活的抵抗</br></br>

Scott, James 著,鄭廣懷等議,2007,弱者的武器,1-71; 368-426,譯林出版社</br>
Michel Foucault, 1986 [1976], “Disciplinary Power and Subjection,” pp. 229-242, in Steven Lukes, ed., Powe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第4週
3/15  經濟、政治與意識型態支配的接合:馬克思主義的觀點</br>
</br>
Ordum, Anthoy W. 2008, 〈經濟與政治:卡爾馬克思與新馬克思主義者〉,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9-39,上海人民出版社</br>
Jessop, Bob. 1990, “Recent Theories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in Bob Jessop,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University: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24-47</br>
Bobbio, Noberto. 1988 “Gramsci and the Concept of Civil Society,” pp. 73-99 in John Keane ed.,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第5週
3/22  正當性、政治領導與國家組織:韋伯與國家中心論</br></br>

Ordum, Anthoy W. 2008, 〈國家與社會:馬克思•韋伯與新韋伯主義者〉,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40-67,上海人民出版社</br>
韋伯著,錢永祥編譯,1985,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於《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頁155-163, 202-221,台北:允晨</br>
韋伯著,康樂編譯,1985,《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頁3-21; 25-43,台北:允晨</br>
Amenta, Edwin. 2005. “Institutionalism and State-Centric Theories of Political Sociology.” in The Handbook of Political Sociology: States, Civil Societies, and Globalization, edited by Thomas Janoski,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6-114.
 
第6週
3/29  集體表徵與政治儀式:涂爾幹、功能論與文化論</br></br>

Ordum, Anthoy W. 2008, 〈公民社會與政治:Durkheim and Tocqueville〉,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68-96,上海人民出版社</br>
涂爾幹著,渠東譯,《社會分工論》,第二版序言:對職業團體的幾點評論,頁XLIII-LXIX, 台北:左岸</br>
涂爾幹著,渠東、傅德根譯,《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81-114
Parsons, Talcott. 1963. On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Power,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 107, No. 3, pp. 232-262</br>
Baringhorst, Sigrid., 2004. Political Rituals. in Kate Nash & Alan Scott eds., The Bal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Pp. 82-91
 
第7週
4/05  春假停課 
第8週
4/12  公民社會與民主:托克威爾與社會資本論</br></br>

托克威爾著,秦修明等譯,2005,《民主在美國》,頁106-126; 133-144; 225-231; 244-252 ,台北:左岸</br>
Robert N. Bellah 等著,瞿宏彪等譯,1991,心靈的習性:美國人生活中的個人主義與公共責任,三聯書店,第六章至第八章,pp. 214-329</br>
Robert Putnam,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65-78 
第9週
4/19  什麼是民主?為什麼要民主?</br>
</br>
Robert A. Dahl 著,李伯光、林猛譯,《論民主》,頁41-91,台北:聯經</br>
Ordum, Anthoy W. 2008, 〈政治統治的基本形式:現代世界的民主政體、威權政體和集權政體〉,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97-117,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0週
4/26  自由主義、代議民主體制及其問題</br></br>

Held, David. 1995〔1987〕,李少軍、尚新建譯,〈競爭性菁英主義與專家治國的構想〉,見《民主的模式》,頁175-223,台北:桂冠</br>
Benjamin Barber. 2006,彭斌、吳潤洲譯,《強勢民主》,第五章,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11週
5/03  公民的政治參與:傳統政治與社會運動</br></br>

Ordum, Anthoy W. 2008, 〈公民的政治參與:傳統形式與爭議形式〉,於 《政治社會學導論》(第四版),224-260,上海人民出版社</br>
趙鼎新著,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第十章〈社會運動的話語與符號性行為方式〉,第十一章〈社會運動的動員結構〉,頁249-318,台北:巨流
 
第12週
5/10  公共領域與審議民主</br></br>

林國明,2009,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11:181-195</br>
Elster, Jon. 編,2010(1998),審議民主,頁1-25, 台北:群學</br>
哈貝瑪斯著,〈公共領域〉;於哈貝瑪斯等著,《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 牛津出版社;頁60-69</br>
Habermas, J. 1996. “Three Normative Models of Democracy.” Pp. 21-30 in S. Benhabid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br>
Young, Iris. 2002.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 pp. 16-30
 
第13週
5/17  公民身份與公民權利:兩個傳統與當前爭議</br></br>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三章〈權利與責任〉,頁79-115,台北:巨流</br>
Derek Heater, 2006,張慧芝、郭進成譯,《公民身份》,第二章〈公民共和主義傳統〉,頁63-114,台北:韋伯文化</br>
Kymlicka, Will., and Wayne Normac., 1995.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Theory.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hip. Pp. 255-281,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第14週
5/24  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br>
</br>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二章〈公民身份與民族國家〉,頁43-76,台北:巨流</br>
Brubaker, William Roger., 1990. Immigration, Citizenship, and the Nation-State in France and Germany: A Comparative-Histo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5: 379-407
 
第15週
5/31  多元文化與差異政治</br>
</br>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四章〈多元主義與差異〉,頁119-148,台北:巨流</br>
Kymlicka, Will,鄧紅風譯,2004,《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台北:左岸,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 。</br>
Young, Iris M. 1995.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hip. Pp. 175-208,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第16週
6/07  「性交易應不應該被處罰」公共審議結論報告
 
第17週
6/14  全球化與「後國族」公民身份</br></br>

Keith Faulks, 2003,黃俊龍譯,《公民身份》,第六章〈全球化時代的公民身份〉,頁187-224,台北:巨流</br>
Soysal, Y. N. 2004. Postnational Citizenship: Reconfiguring the Familiar Terrain. In Kate Nash & Alan Scott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oli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33-341.</br>
Habermas, Jurgen. 1992.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Praxis International, 15:1-19